南江县2021年预算执行情况及2022年预算草案的报告

2022-06-02 09:32

20225月10

在南江县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次会议上

南江县财政局局长  张  宝

 

各位代表:

  受县人民政府委托,现将2021年政府预算执行情况及2022年政府预算草案提请县十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审查,并请政协各位委员提出意见。

  一、2021年预算执行情况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财政工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及中央、省、市、县决策部署。各项工作在县委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县政协民主监督和社会各界大力支持下,严格执行县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审查批准的预算,持续坚持“过紧日子”思想,兜牢“三保”底线,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狠抓财政收入,优化支出结构,统筹安排资金,切实化解收支矛盾,大力推进财政改革,着力整饬财经秩序,我县财政工作在克难攻坚中不断迈新步,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较去年增长3.31%,比预期高0.31个百分点,财政保障水平不断提升,为全县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坚实的财力保障。

  ()全县预算执行

  1.一般公共预算。2021年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81,166万元(其中:税收收入33,422万元、非税收入47,744万元),为县第十八届人大常委会第43次会议批准调整预算(以下称调整预算)100.3%。上级补助收入369,978万元、调入资金25,601万元、上年结余838万元、动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197万元、一般债券转贷收入99,985万元、接受浙江援助收入3,900万元,收入总计581,665万元。一般公共预算支出445,850万元、上解上级支出23,014万元、一般债务还本支出96,770万元、补充预算稳定调节基金246 万元,支出总计565,880万元。年末结余15,785万元(结转下年使用)

  2.政府性基金预算。2021年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完成155,203万元,为调整预算的110.86 %。上级补助收入1,952 万元、专项债券转贷收入106,580万元、上年结余105万元,收入总计263,840万元。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202,544万元、调出资金25,000万元,专项债务还本支出36,280万元,支出总计263,824万元。年末结余16万元(结转下年使用)

  3.国有资本经营预算。2021年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完成601万元,为调整预算的100%,全部调出到一般公共预算统筹安排支出。上级补助收入75万元,安排用于历史遗留问题及改革成本支出。

  4.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全县社会保险基金收入25,476万元,为调整预算的116.39%;支出13,137万元,当年结余12,339万元,滚存结余48,857万元。

  ()县本级预算执行

  1.一般公共预算。2021年县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76,169万元,为调整预算的99.7%。上级补助收入369,978万元、扩权镇上解收入2,477万元、上年结余838万元、调入资金25,421万元、动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197万元、一般债券转贷收入99,985万元、接受浙江援助收入3,900万元,收入总计578,965万元。一般公共预算支出420,361万元、上解上级支出23,014万元、对扩权镇补助支出22,789万元、一般债务还本支出96,770万元、补充预算稳定调节基金246万元,支出总计563,180万元。年末结余15,785万元(结转下年使用) 

  2.政府性基金预算。2021年县本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完成152,595万元,为调整预算的100.6 %。上级补助收入1,952万元、专项债券转贷收入106,580万元、上年结余105万元,收入总计261,232万元。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199,902万元、调出资金25,000万元、对扩权镇补助支出34万元、专项债务还本支出36,280万元,支出总计261,216万元。年末结余16万元(结转下年使用)

  3.国有资本经营预算。2021年县本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完成421万元,为调整预算的100%,全部调出到一般公共预算统筹安排支出。上级补助收入75万元,安排用于历史遗留问题及改革成本支出。

  4.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县本级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即为全县社会保险基金预算。

  ()财政政策执行情况

  一是减税降费政策持续落实。2021年全口径减税降费29,246万元。其中:减免税收收入28,370万元(减免本级税收收入12,157万元),非税收入减免876(减免本级非税收入836万元)二是压缩一般性支出“过紧日子”。一般性支出压减6.1%,共压减一般性支出2,200万元。三是惠企利民直达资金全面兑现。及时安排中央直达资金和参照直达资金115,770万元,用于全县“六保”“六稳”支出,直接惠企利民。四是涉农资金整合效益不断扩大。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3批次27,995.32万元(其中:中央12,884.25万元、省级15,111.07万元),主要用于全县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和民生改善。

  ()重点支出及重大项目投资预算执行情况

  一是“三保”支出保障有力。全县“三保”支出实现329,718万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总支出的74%。分别安排19,227万元用于教育各项政策保障;14,073万元用于困难群众救助;10,973万元支持公共卫生及基层医疗卫生建设;1,150万元用于新冠疫情防控;5,813万元支持生态环境保护;5,055万元用于地灾防治;11,000万元保障村(社区)干部报酬及基层组织活动建设和公共服务运行;55,965万元用于巩固脱贫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二是全力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安排资金1,950万元用于兑现中小企业及新型农业经营示范主体奖补。三是重大项目保障较好。安排资金29,061万元,支持木涪路、银玉路、鹿角垭隧道、高标准农田建设、红鱼洞水库及灌区工程等重点项目建设;安排18,000万元用于老旧小区改造;安排土地增减挂钩、占补平衡成本支出33,500万元;安排土地储备资金32,500万元用于光雾和谷、东榆工业园、南深科技园等项目用地征拆补偿;安排35,000万元用于市县分摊项目米仓大道建设;18,300万元用于水利工程建设;10,300万元用于棚户区改造;8,200万元用于城市公共基础设施建设;6,000万元用于产业园区建设;5,000万元用于文旅基础设施建设。四是支持县域金融机构稳定发展,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2021年下达3,172万元支持县域金融机构。其中:定向费用补贴资金2,927万元;财金互动奖补158万元;创业担保贷款贴息奖补22万元;稳保贷25万元。 

  ()政府债务管理情况

  严格按照省政府核定我县政府债务限额,合理发行新增债券,将政府债务还本付息纳入全口径预算管理,制定了《南江县三年滚动偿债计划方案(2021-2023)》,有力防范债务风险。

  2020年末全县政府债务余额913,375万元,其中:一般债务余额639,499万元,专项债务余额273,876万元。2021年政府债务转贷收入206,515万元(一般债务转贷收入99,935万元,专项债务转贷收入106,580万元),其中:再融资转贷收入119,430万元(一般债券95,650万元,专项债券23,780万元),新增债务转贷收入90,385万元(一般债券4,285万元,专项债券86,100万元)。新增债务转贷收入90,385万元主要用于:市县分摊项目米仓大道35,000万元,水利建设18,300万元,棚户区改造10,300万元,城市公共基础设施建设8,200万元,产业园区建设6,000万元,文旅基础设施5,000万元,南江县2021年小型水库监测预警系统安装及升级改造项目100万元,南江县城危旧桥梁改造维修工程(龙渠大桥建设项目)3,200万元,四川长江流域上游森林生态系统恢复项目4285万元。2021年末全县政府债务余额986,840万元(一般债务642,664万元,专项债务344,176万元),较2020年末债务余额913,375万元增加73,465万元,未超过2021年省财政厅核定我县政府债务限额1,033,201万元。

  ()落实人大决议情况

  县人大常委会在批准2021年政府预算时指出:提高部门预算到位率,减少临时追加预算;加强政府债务管理,化解债务风险;扩大项目绩效评价范围,强化绩效评价结果运用。针对人大指出的问题,县人民政府高度重视,逐一研究,狠抓落实。一是强化预算约束。严格按照人大相关要求,在编制年初预算时,既不虚列收支,做大规模;也不少列收支,脱离监管。预算到位率自4年前的55%提高到2021年的82%,提高26个百分点。二是强化债务管控。坚持做大收入规模与加强财政运行风险防控齐抓共管,积极消化债务存量,全县隐性债务风险等级控制在“橙色”区间,政府债务偿债资金保障倍数为1.94(政策要求在1.3以上),政府债务等级控制在“黄色”,风险控制在提示地区,全县债务风险总体可控。三是强化预算绩效管理。坚持“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的原则,强化事前评估、事中监控、事后评价及结果应用管理。2021年对12个未公开绩效自评报告的部门(单位)进行了通报,暂停资金支付,直到整改落实到位。对绩效评价结果低于75分的主管部门和业主单位开展了绩效约谈;对绩效不高的项目,减少或暂停财政投入,逐步退出财政支持。

  ()预算执行和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采取措施

  存在主要问题。一是收入增长乏力。由于持续落实减税降费政策,房地产及建筑业市场下滑,新冠肺炎疫情等不利因素影响,财政收入增长放缓,收支平衡压力增大。二是债务化解困难。债务还本付息进入高峰期,债务化解矛盾突出,财政运行风险升高,风险防控压力增大。三是理财水平有待提高。新形势下财政财务干部把握新政策、掌握新技能、适应新常态、落实新要求还有一定差距。

  采取主要措施。一是始终坚持“以政领财、以财辅政”,切实牢记初心使命,扛实财政职责,当好“红管家”,打好“铁算盘”,努力为全县发展贡献财政力量。二是努力培植税源,做大财政收入总规模,严格控制和消化财政暂付款,降低财政运行风险。三是围绕民生大事,切实兜牢“三保”底线。四是强力推进预算管理一体化改革、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政府采购、财政票据、扩权强镇等重点改革。五是着力从预算管理、债务管控、整饬财经秩序、预算绩效管理等方面入手,切实守住财政工作底线。 

  ()其他与预算执行相关的情况

  1.预备费使用情况。2021年全县年初预算预备费3,710万元,共使用1,058万元,主要用于防汛减灾、疫情防控等方面,结余2,652万元,根据预算调整方案,调整用于其他刚性支出。

  2.其他与预算执行相关的情况。自实施扩权强镇财政改革以来,激发了扩权镇干事创业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初期运行较为平稳。但扩权镇由于造血功能不足,财政收入远不能保障自身社会事业发展需求,仅能兜牢“三保”,收支矛盾突出,财政运行较为困难。

  二、2021年主要工作

  一年来,我们迎难而上扛重任,财政收支目标圆满实现。一是做大“蛋糕”增收,逗硬考核提增效。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81,166万元,占预算的100.3%,同比增长3.3%二是兜牢“三保”底线,统筹资金调度保重点。全省30件民生实事实现支出82,637万元。全县“三保”支出实现329,718万元,占总支出的74%。科学安排调度资金,切实保障民生、重点项目、绩效目标等重点支出。三是从严预算约束,狠压一般支出。强力落实省财政厅暂付款清理消化“三年攻坚行动”和按照不低于5%的比例继续压减一般性支出的要求。

  一年来,我们凝心聚力谋发展,支持乡村振兴有效接续。一是共投入资金105,000万元,高效推进全县乡村振兴各项工作落实落地。二是加强东西部扶贫协作资金管理,2021年实施的18个东西部协作项目全部开工建设,拨付项目资金3,900万元。三是安排55,000万元支持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建成南江黄羊产业发展、金银花产业发展、农旅融合发展三个示范基地。科学统筹整合财政涉农资金,支持全县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和民生改善。

  一年来,我们以民为本践初心,民生政策得到有效落实。一是惠民奖补落实到位。积极推动农业保险工作,实现农业保险保费财政补贴2,875万元。二是融资担保服务有力。累计为全县2000余户“三农”及小微企业提供48,900万元融资担保服务,在保余额7,777万元,切实助推全县特色产业发展。三是民生资金拨付到位。通过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一卡通”系统发放补贴资金118,600万元,惠及355.04万人次。

  一年来,我们持续用力守底线,债务风险防范更加有力。一是PPP项目工作初显成效。实施PPP项目8个,总投资规模204,000万元。二是争取专项债券成效显著。全年储备专项债券项目89个,申报债券需求826,000万元,争取到位专项债券资金82,800万元,同比增加17,700万元。三是债务管控有力。在省财政厅批准的限额内举借政府债务,全年未发生一起债务违约失信事件、未新增一件违规举债案例,债务各项风险指标均在合理范围内。四是债务风险化解有力。通过本级预算安排、申报再融资债券、国有企业自筹资金偿还到期债务,实现化债258,900万元。

  一年来,我们抓住关键强推进,预算绩效管理更加规范。一是制度建设进一步健全。制定预算绩效管理规范性文件10个,初步建成“1+1+N”的预算绩效管理制度体系。二是重点评价强力推进。开展了涵盖“四本预算”中涉及教育、科技、住建、农业、社保、环保、食药、粮食等重点领域绩效评价,涉及资金145,161万元。三是结果运用有效落实。根据绩效评价情况,对5个单位“点对点”进行约谈并限期责令整改。采取暂停资金拨付,调整预算项目、资金规模、支出方向等方式进行管控,强力督促整改。

  一年来,我们全力以赴抓改革,财政管理创新更加深入。一是纵深推进预算一体化改革。全县各预算单位一体化预算管理系统全面建成。预算一体化系统在202211日正式启用。二是政府购买服务、盘活用好镇()公有资产等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强力推进。三是财政票据电子化改革全面到位,行政事业单位电子票据全面启动。四是强化行政事业性收费目录清单管理。

  一年来,我们“以政领财”强队伍,理财水平不断提升。一是党风廉政持续加强。强力夯实党建基础。着力对巡察反馈的3方面920个问题逐项进行整改。强化廉政警示,切实守牢法纪底线。二是党史学习教育重实效。深入红色教育基地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系列活动。以建党100年为载体,开展了主题演讲活动,参加了全市财政系统和全县歌咏比赛,获得二、三等奖。财政干部作品《山花烂漫》获全国财政系统建党100周年征文一等奖。三是作风建设不断加强。全面推动“三个一流”机关建设,深入贯彻落实火线工作管理办法。财政干部队伍干事创业活力不断高涨。我县部门决算、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等多项工作获得上级表彰奖励,财政工作实现新跃升。

  三、2022年预算草案

  ()2022年财政工作总体要求

  坚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和中央、省、市、县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牢固树立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全面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更加注重精准、可持续。继续实施新的减税降费政策,保证财政支出强度,优化支出重点和结构,落实党政机关坚持过紧日子要求。严肃财经纪律,有序化解政府债务风险,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持续改善民生,努力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财政运行更加稳健,切实担当“高地”重任、提升“门户”能级,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南江新征程贡献财政力量,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2022年主要收支政策

  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和县委各项决策部署,扩大减税降费成果,增强市场主体活力,巩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兜牢兜实民生底线,有效防范化解财政运行风险。重点体现在七个方面,一是实施更大力度减税降费,增强市场主体活力,强化对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制造业、风险化解等支持力度。二是保持适当支出强度,提高支出精准度。三是合理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保障重点项目建设。四是兜牢“三保”底线,强化“三保”资金保障。五是坚持党政机关过紧日子,节俭办一切事业,按照10%的比例继续压减一般性支出,“三公”经费不得超出去年预算。六是严肃财经纪律,整饬财经秩序,对财经纪律始终保持敬畏,严格执行各项财经法规和管理制度,坚决维护制度的严肃性。七是防范化解财政运行风险

  ()贯彻落实国家及本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重大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

  一是继续实施新的减税降费政策。二是支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三是支持融入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四是支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加大科技研发经费投入。五是兜牢“三保”底线,确保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不低于全省水平。六是积极防范化解财政运行风险,加强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管理和预算管理,积极稳妥化解存量隐性债务,加快清理消化财政暂付款。七是持续做好乡镇区划调整和村建制调整“后半篇”文章。八是进一步深化预算管理体制改革,强化预算对落实县委和政府重大决策的保障能力。

  ()2022年收支预算草案

  1.全县预算草案

  一般公共预算2022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计目标83,780万元(税收收入41,947万元、非税收入41,833万元),较上年执行数增加2,358万元,增长3.22%。上级补助收入228,837万元、调入资金50,800万元,上年结余15,785万元,动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246万元,收入合计379,448万元。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52,590万元,预留预备费3,800万元,上解上级支出23,058万元,支出合计379,448万元。 

  政府性基金预算。有效降低我县专项债务率,确保债务在可控范围内和确保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平衡,2022年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预计185,005万元,较上年完成数增长19.4%;上级补助收入337万元,上年结余16万元,收入合计185,358万元。政府性基金支出124,748万元、调出资金50,000万元、专项债券还本10,610万元,支出合计185,358万元。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根据我县国有企业经营现状,结合历年收入实际,2022年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预计800万元,全部调入一般公共预算安排支出。

  社会保险基金预算。2022年全县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24,528万元,支出13,458万元,当年结余11,070万元,累计结余59,927万元。

  2.县本级预算草案

  一般公共预算2022年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计79,448万元,较上年执行数增加3,279万元,增长4.3%。上级补助收入228,838万元、调入资金50,175万元,上年结余15,785万元,动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246万元,扩权镇上解收入2,500万元,收入合计376,992万元。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32,898万元,预备费支出3,800万元,对扩权镇补助支出17,236万元,上解上级支出23,058万元,支出合计376,992万元。 

  政府性基金预算。2022年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预计184,560万元,较上年执行数增加31,965万元,增长率为17.3%;上级补助收入337万元,上年结余16万元,收入合计184,913万元。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124,748万元、调出资金49,555万元,专项债务还本支出10,610万元,支出合计184,913万元。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2022年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预计620万元,调出到一般公共预算统筹安排支出。

以上全县及县本级2022年财政收支预算草案,请予审查批准。

  ()部门预算草案情况

  县本级预算单位290个,2022年部门预算草案及相关项目绩效目标,通过单位申报、财政初审的编制程序,形成了2022年部门预算草案(表册),现提请大会一并审查。

  ()重点支出安排情况

   一是安排工资福利支出194,000万元。二是安排运转支出6,627万元。三是安排基本民生支出129,800万元,其中乡村振兴本级投入6608万元。按照中、省规定的“三保”保障范围和保障标准,全县“三保”支出需求294,000万元,预算安排303,265万元,其中:城乡居民医疗保险为市级统筹,本级预算实际安排“三保”支出275,565万元。“三保”预算安排符合相关政策规定,已经省财政厅审核通过并批复。四是安排预备费3,800万元。五是安排债券还本付息支出45,634万元(本金10,610万元,利息35,024万元),其中:一般债务付息22,753万元,专项债务还本付息22,881万元。年初预计的上级转移支付主要是涉及民生的项目和资金,不涉及重大投资项目,因此2022年年初预算未安排重大投资项目支出。

  2022年预算支出的科学合理安排,财政资金绩效得到有效体现,预算安排全面落实了中央、省、市的决策部署。足额安排 “三保”支出,重点支出得到有效保障;足额安排2022年当年政府性债务还本付息支出,债务风险可控;根据财力情况安排目标绩效奖;一般性支出得到有效控制,支出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保障了各项基本民生和重点支出需求。

  ()政府债务管理工作

  根据政府债务偿还计划,2022年应偿还政府债务本息141,520万元,其中:预算安排45,634万元(专项债本金10,610万元,利息35,024万元),通过再融资偿还95,886万元(一般债82,800万元,专项债13,086万元)。为有效化解债务风险,确保财政健康平稳运行。2022年将从以下方面加强管控:一是加强债务管控。坚持“量力而行、风险可控”原则,严格执行有关政府债务管理政策,规范政府债务举借行为,严禁违法违规融资担保和抵质押行为。杜绝债券资金用于偿还债务利息、经常性支出和楼堂馆所等负面清单。二是强化偿债责任。按照“五个一”包干工作机制,强力推进债务化解工作落实。三是积极筹措偿债资金。在“三保”基础上,通过统筹预算资金、上级转移支付、盘活处置经营性资产、企事业单位经营收入、债务展期等多种方式化解债务风险。

  ()财政管理与改革的主要措施

  1.大力培植财源,夯实增收基础。切实发挥“财政贴息”、“以奖代补”等财政政策的撬动和拉动作用,建立“财金互动”机制、投融资促进机制,促进财政与金融政策、产业政策的协调联动,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效应和倍增效应,大力扶持支柱产业和骨干项目发展,切实为财政收入可持续增长提供财源基础。

  2.优化支出结构,全力保障重点。严格落实省委“三保一优一防”工作要求,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切实加强支出预算管理,严格控制和压减一般性支出,着力盘活低效无效和长期沉淀资金,确保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和重点支出需求。

  3.强化债务管理,防范运行风险。建立“防火墙”防范国企风险向财政传导,坚决守住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风险底线。推行国库集中支付标准化管理,稳步建立库款运行动态监测管理机制,确保财政资金安全高效运行,切实守住财政风险底线。

  4.实施乡村振兴,扶持产业发展。持续做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支持抓好农村产业发展,推动农村改革和乡村建设,加快推动新型城镇化和区域协调发展,加强今年“三农”工作关于“粮食安全、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耕地保护”三件大事的财力保障。

  5.强化绩效管理,加大监督检查。严格落实中央、省、市、县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决策部署,做到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建立完善财政重点评价同部门绩效自评相结合的评价体系,健全预算绩效管理制度,完善预算绩效标准体系,强化预算绩效管理结果运用,压实各单位预算绩效管理责任。以预算资金管理为主线,深入开展重点领域预算绩效管理,规范财政行为,切实提升财政资金使用绩效。

  6.加强队伍建设,提升理财能力。切实解决财政队伍人员结构老化的问题,持续加大政策和业务培训力度,切实提升财政队伍“依法行政、依法理财”水平,着力建设政治坚定、业务过硬、勇于担当、清正廉洁的财政财务干部队伍。

各位代表

今年虽然任务艰巨,但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法律和工作监督、政协民主监督下,我们有信心、有决心,迎难而上、克难攻坚、扎实工作,努力为建成“生态立县、文旅强县、和美善治、同步振兴”新南江提供更加坚强的财力保障!

   


   

 

 1.减税降费:即税收减免和降低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指国家为进一步减轻企业负担、促进经济结构转型升级采取的一项重大举措。国家针对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的减税降费力度逐步增大,包括营改增、提高增值税起征点、降低社保缴费比例、取消部分行政事业性收费、扩大行政事业性收费免征范围等。

2.偿债资金保障倍数:地方政府法定债务风险评估指标之一的辅助指标,有一般债务偿债资金保障倍数和专项债务偿债资金保障倍数两种,反映一般公共预算或政府性基金预算可偿债资金对一般债务或专项债务按时履约偿还本金的保障能力。

3.保一优一防:保运转、保民生、保重点、优结构、防风险。

4.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包括地方本级收入、上级政府对本级政府的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地方政府一般债券转贷收入、下级政府的上解等收入。

5.零基预算:指在预算编制时,不考虑以往会计年度发生的支出项目或支出数额,而是以现有支出为零作为出发点,从实际需要与可能出发,审议预算期内各支出项目的内容及其标准是否合理,在综合平衡的基础上编制预算的一种方法  

6.预算绩效管理:预算绩效管理是政府绩效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预算为对象开展的绩效管理,是将绩效管理理念和绩效管理方法贯穿于预算编制、执行、监督的全过程,并实现与预算管理有机融合的一种管理模式,是深化公共财政管理改革、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绩效的创新手段,也是从根本上提高部门责任意识、促进政府职能转变的重要举措。

7.六保六稳: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保粮食能源安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基层运转;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

8.直达资金:指直接到达的资金,中央政府直接拨款到地方的资金,第一时间全部下达市县。直达资金避免了资金的层层审批,让资金最快达到基层,充分发挥资金效益,直接利企利民。直达资金分中央直达资金和参照直达资金。

9.预算管理一体化:预算管理一体化是指将预算编制、预算执行、决算和财务报告、资产管理、债务管理等业务环节按一个整体进行整合规范,贯通中央、省、市、县各级财政预算管理,将市县级预算数据集中到省级财政,并与财政部联网对接,通过嵌入系统的控制规则规范预算管理和硬化预算约束。


附件:2022年南江县政府预算公开表(1-41).xlsx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